妄汗之害如此。申酉谵语,疑为胃实。
阳明病,法多汗,反无汗,其身如虫行皮肤中,此久虚故也。此皆三阳热盛,津液枯竭之证,设使脉浮,禁不可汗,脉大亦不可下,惟宜用白虎加人参,益气生津清热可也。
三阳合病,脉浮大在关上,但欲睡眠,合目则汗。本经受病之初,其恶寒虽与太阳同,而无头项强痛为可辨。
寒多热少,阳气退,故为进也。明少,谓阳明、少阳两经之证同见下利合病也。
胸中者,阳明之表也。 细者,阳气少也。
俟其经尽,则谵语自除,而身热入血室,寒热如疟而不谵语者,入柴胡证。要知阳明病不能食者,虽身热恶热,而不可攻其热。